关键词: 这里是您的关键词
SERVICE PHONE
0536-6063199
产品中心
PRODUCT CENTER
SERVICE PHONE
0536-6063199

咨询热线

0536-6063199
地址:诸城市舜王街道工业园
电话:+86-0536-6063199
传真:+86-0536-6480066
邮箱:xinxudong@xinxudong.com

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新旭东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 >

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异常火爆 2015年或将延续热潮

发布时间:2014/12/14 点击量:
如果说几年前许多人对工业机器人还稍感陌生的话,那么现在“机器人时代”已悄然降临身边。今年上半年我国共销售工业机器人6400台,是去年全年销售量的66.8%;预计全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将超过1.2万台,同比增长25%左右……2014年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“火得发烫”。
2014年,工业机器人被来自全世界的喧嚣议论包围着。无论谁谈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4.0,就不得不说机器人;无论谁提及先进制造和新科技革命,也都会说到机器人。其中,中国机器人的话题又成了最大的焦点。这是因为,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总销量已经占到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,超过日本,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。
  
  在产业政策的激励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,机器人领军企业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,越来越多的新企业也积极投身于机器人产业当中。
  
  国产机器人获政策扶持
  
  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即将成为世界第一,但这个市场却被外资品牌把持。
  
  面对光明的前景与产业化起步初期的薄弱基础,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亟须建立产业政策、行业发展规划、共性技术平台等“顶层设计”,加快自主品牌发展步伐。而这其中,制定工业机器人专项规划,加大技术研发力度,显得尤为重要。
  
  随着近几年国内机器人概念的不断升温,关于机器人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不断跟进。2011年,工信部发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划。2012年,科技部发布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“十二五”专项规划,提出要攻克工业机器人本体、精密减速器、伺服驱动器和电机、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共性技术,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工程化产品,实现工业机器人机器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。
    
  “十二五”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,市场需求也将呈现井喷式发展。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宪民指出,2015年工业机器人的产业规模有望超过万亿,智能制造及智能化设备的行业前景乐观。以深圳为例,数据显示,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信息、家电、通信等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规模已达3000多亿元,居全国前列。2012年深圳的机器人企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30%,个别企业的增速甚至达200%。
    
  扬长避短抢夺低端市场
  
 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统计,截止2013年上半年,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。2011年机器人新装量排名全球第4位,首次超过2万台。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2008年7690台增加到2012年25870台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.4%。
  
  我国目前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仍然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,离日本、韩国、德国等发达国家更是有很大差距。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,每一万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347台;日本次之,339台;德国位居第三,251台;中国仅为21台,不及国际平均水平55台的一半。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我国比例为6%,日本33%,美国16%,德国14%。
  
  但按竟争格局来看,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仍很大。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目前仍是外国品牌占主导地位,据统计,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仅1112台,而独资及合资品牌销量高达25790台,市占率分别为4%和96%。
  
  虽然国产工业机器人整体水平跟国际大品牌还有较大差距,短时期内也不可能夺回老牌机器人生产厂家的市场份额,但业内专家给国产工业机器人开出了更可行的“药方”。
  
  “十二五”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赵杰表示:“精细度、可靠性等指标确实重要,但市场和科研不同,不能一味追求高指标,应注重性价比。”他认为,我国这么多年来之所以没有发展好机器人产业,关键在于走入了追求高指标的误区。
  
  赵杰解释说,国外高端机器人具有先发优势,在我国占据大部分市场,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局面难以改变。因此,想要在机器人产业上寻得突破,可从低端机器人方面发力。“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较多,这类企业一方面迫切需要自动化设备,来解决用工难、劳动成本高的问题,另一方面还非常关注投资回报周期,希望花尽量少的钱和时间收回成本。”
  
  在有些专家看来,这些企业只要求用少量成本买到能代替人工的机器人,而在精细度、控制能力等品质指标上可以做些折中。
  
  赵杰建议,可以先在低端产品方面寻得突破,以此推动规模化应用,从而在使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行解决,进而提高产品精细度和可靠性,并降低产品成本,积累经验后再向高端市场发力。